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

时间:2008-12-9 上午 10:51:18   文章来源:中医人    作者:佚名  

 

 

腰椎间盘突出症,亦称为髓核突出(或脱出)或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本症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脊髓等遭受刺激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症状。目前,该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平片、造影、CT和MRI,随着影像技术的日趋完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认识也不断深入,现就腰椎间盘的影像学分型、诊断方法综述如下。

1  腰椎间盘突出的影像学分型


临床学者将纤维环、髓核和覆盖于椎体上下缘的骺软骨板统称为椎间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较为复杂,根据突出的方向与受压神经的关系分型:
(1)中央型:突出部分位于椎管中央;
(2)中央旁型:突出部分位于椎管中央旁;
(3)椎间孔型:压迫鞘内神经根与神经节。

根据突出的程度分型:
(1)椎间盘膨隆:椎间盘沿椎体四周均匀对称性膨出,常伴椎间盘高度变低;
(2)椎间盘突出:椎间盘母体呈宽基底相连;
(3)椎间盘脱出:较大部分的椎间盘位于纤维环和后纵韧带内,与母体呈狭颈相连;
(4)椎间盘游离:椎间盘突出部分断裂、移位,与母体完全分离。根据MoharmedBann氏分型还有前缘型和垂直型等,垂直型在影像学上可见Schmor1′s结节。

2  腰椎间盘突出的检查方法
2.1  X线平片检查 

平片表现:
(1)正位片上椎间隙左右不等,椎体呈侧弯,侧位片上椎体生理前凸,椎间隙变窄或后宽;
(2)Schmor1′s结节,椎间隙变窄的相邻椎体内出现半圆形阴影,其周边呈致密硬化影,有人认为,腰椎后缘软骨结节就是Schmor1′s结节;(3)椎体前缘磨角,侧位表现为骨刺,呈水平方向突起,有别于临床常见的爪形骨刺、骨桥;
(4)椎体后缘增生后翘,上下关节硬化;
(5)椎体不稳、后移,脊突偏歪;
(6)椎小关节两侧不对称;
(7)椎间孔内骨片;
(8)椎间盘真空现象,在髓核处出现一透亮度略高于椎间盘的小区;
(9)后突髓核、纤维环钙化,正侧位片均可见与椎间隙相关的钙化影。平片对椎体整体观,对以上特征表现有极高的诊断价值。多数情况下,椎体、椎间隙改变仅反映了腰椎的保护性姿态,仅能提示病变,而对是否为椎间盘病变或由结核、肿瘤引起,以及对椎间盘突出的程度、神经根脊髓受压迫程度等诊断不清,这些需依靠其他方法来确诊。
2.2  造影检查

2.2.1  脊髓造影 

碘油造影方法比较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诊断准确率比平片高,适用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但因碘油造影剂在蛛网膜下腔中吸收较慢,易产生蛛网膜炎,并可有头痛、造影后腰痛和坐骨神经痛、肺栓塞等并发症,临床现已少用,而改为碘水造影。碘水造影因碘水造影剂能完全吸收,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与脑脊液混合均匀,提高了清晰度;并可动态观察多个节段、蛛网膜下腔及神经根鞘情况,显影效果较好,定位准确,其确诊率大大提高,可达76.1%~100%,与CT无显著差异;费用较低,并且其空间分辨率优于CT,现仍广泛使用。
2.2.2  造影主要表现

(1)椎间盘膨出:使通过局部的造影剂变薄,影像较淡,呈面纱状或珠帘状;(2)椎间盘突出:外侧方小的突出只在相应的椎间隙外侧有轻度凹陷压迹,大的突出表现为卵圆形压迹或半弧形压迹;正中突出向两侧延伸多呈束腰征、截断征;根袖影被抬高、压尖呈腋下征,多见于根内型;根袖影消失,呈截断征,多见于根前型和根外型;突出段神经根充血、水肿,呈喇叭形,多见于根前型和根内型;丝条状马尾神经影,移向对侧,呈弓背型,多见于较大的外侧型突出;(3)椎间盘游离,依方向、程度以上表现均可有。

 

[1] [2]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

网络购物更多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健康养生内科 | 外科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