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患者妊娠风险评估研究
正常孕期,由于母体血容量增加、全身血管阻力降低及心排出量的增高,肾脏为维持全身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保持液体及电解质平衡会产生一系列生理性的改变,主要表现为:肾有效血容量及GFR增加、肾脏体增大、尿路扩张等。对于孕前肾功能正常的孕妇来说,肾脏的这种生理性改变很少引起不良的围产结局,但是对于既往合并慢性肾脏疾病特别是肾功能明显受损的患者,肾脏往往不能代偿这种生理性的改变,从而可导致母儿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慢性肾脏疾病,一般定义为:血浆生化指标与尿成分分析的异常或肾脏结构发生改变持续3个月以上者。因孕期肾脏血流动力学和体表面积等因素的改变,常用的慢性肾脏疾病分期法(CKD分期法,即估测sCr清除率法)并不合适于孕产妇,因此,大多数研究都采用sCr水平对孕期肾功能进行评价。由于孕期肾脏的上述生理性变化,一些对于非妊娠妇女视为正常的检验数值在孕期则可能已经提示肾功能损害,一般认为,孕期sCr>71umol/L即应视为异常。
众多研究显示,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妊娠后,其自然流产、早产、FGR、SGA以及死胎、死产等不良围产结局的发生率显着增加。Fischer等比较了911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与4606例无肾脏疾病孕妇的妊娠结局发现,前者不良围产结局的总体发生率较后者升高近两倍(分别为18.2%、9,5%),并提出慢性肾脏疾病是不良围产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考虑妊娠合并慢性肾脏疾病不良围产结局的原因有以下3个方面:受限,孕前肾脏疾病所导致的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及贫血可能引起FGR及胎儿丢失,肾功能指标异常特别是尿素氮水平升高则常引起羊水过多以致早产;其次,慢性肾脏疾病增加了子痫前期、妊娠高血压的发生风险,且前者往往发病孕周早,病情危重,从而导致不良围产结局;再次,母体病情恶化或妊娠并发症造成医源性早产的发生率增高。
通常认为,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肾功能损害状况是影响母儿妊娠结局的重要危险因素。邱少卿等提出,肾功能正常及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母儿预后较好,中-重度肾功能不全特别是合并慢性高血压的患者则预后较差。然而,对于不同肾功能受损程度对胎儿预后的影响,各文献报道存在差异。其次,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及并发子痫前期也是影响围产结局的重要危险因素。Piccoli等研究指出,孕前高血压和蛋白尿是不良围产结局的危险因素,合并高血压者早产发生的风险比为7.72。Jungers等的研究表明,对于肾功能中、重度损害者,如果孕前及早孕期合并高血压,则在肾功能相同水平的情况下其流产、胎儿丢失的风险将升高10.6倍。总的来说,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孕期并发子痫前期,往往发生孕周早,血压难以控制,易导致胎儿宫内状况不良甚至母体肾脏病情恶化,同时造成医源性早产的发生率增高。本研究中,9例患者合并慢性高血压,子痫前期的发生率为44%,均是不良围产结局的危险因素,与多数报道结果相近。
此外,部分研究指出,蛋白尿也是影响围产结局的重要危险因素。Piccoli等研究显示,24h尿蛋白超过1000mg者早产发生的风险比为2.56,新生儿入住ICU的风险比为4.16。Barcelo等指出,尿蛋白水平的升高与胎儿低体重呈线性相关。Williams认为,即使孕早期的无症状性蛋白尿也会增加早产及FGR发生率。本研究中,单因素分析显示,除孕期肾功能明显受损、合并慢性高血压及孕期并发子痫前期外,尿蛋白明显增加也是不良围产结局的危险因素。
本研究中对因素分析发现,只有孕期并发子痫前期及尿蛋白水平升高时不良围产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孕前肾功能明显受损未构成独立危险因素,与部分报道结果不同。Modena等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孕妇sCr水平是预测胎儿存活的独立因素,sCr≥124umol/L预测围产儿死亡的敏感度达73%,sCr≥97umol/L预测早产的敏感度达61%.考虑本研究的结论有所不同的原因:本研究中将不良围产结局定义为自然流产、早产、SGA、NRDS及围产儿死亡。此外,也可能与本研究中孕前肾功能明显异常患者所占比例较少,以致统计分析结果未构成明显异常有关。
总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妊娠风险较高,且孕期各种母儿并发症特别是子痫前期、早产、FGR等发生率显着增加。孕前肾功能明显受损、未规律产前检查,合并慢性高血压及孕期并发子痫前期、孕期sCr及尿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者,不良围产结局的风险显着增加。其中,孕期并发子痫前期及尿蛋白水平可能是不良围产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孕前咨询应做到充分全面评估及知晓风险,妊娠期间严格产前保健,密切关注血压、尿蛋白及sCr水平,及早发现妊娠并发症并予恰当处理和及时的病情评估,才能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