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卒中筛查与防治技术规范》
三、卒中高危人群筛查
(一)卒中风险筛查评估
针对40岁以上人群,依据以下8项危险因素进行卒中风险筛查评估(每一项1分)。(1)高血压病史(≥140/90mmHg,lmmHg=0.133kPa)或正在服用降压药;(2)心房颤动和(或)心瓣膜病等心脏病;(3)吸烟;(4)血脂异常;(5)糖尿病;(6)很少进行体育活动;(7)明显超重或肥胖(体重指数≥26kg/m2);(8)有卒中家族史。
卒中风险筛查评估≥3分的高危人群,或既往有缺血性卒中患者和(或)TIA病史者,依据个体危险程度不同,选择性进行相关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并对其进行生活方式和适宜性技术干预。
(二)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流程(图2)
(三)筛查方法与步骤
1.医师接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主要询问有无卒中或TIA的症状,既往有无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病史、吸烟饮酒史、饮食生活习惯、家族性心脑血管病史等,测身高、体重、腹围、双上肢血压、听颈部血管杂音及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等。
2.实验室检查:根据病史、体征及既往有异常指标需进一步检查者,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等。
3.脑、颈部血管超声:脑、颈部血管超声包括颈部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脑、颈部血管超声检查通常无禁忌证,能够判断脑、颈部血管狭窄病变的程度和范围,为临床干预提供重要信息。执业人员应经过血管超声筛查知识和技术的专门培训。
4.其他筛查手段: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如脑、颈部血管超声发现有血管病变,可选择性行CTA、MRA、DSA等检查。
四、内科干预
针对卒中患者及高危人群,采取群体预防和个体干预的措施,及时对卒中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一)血压管理
定期监测血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应该接受脑血管评估,根据是否有脑血管狭窄或动脉瘤等脑血管病变合理控制血压。一般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对高于目标血压的患者,应早期使用降压药物,使血压达标。
(二)血糖管理
有卒中病史和(或)TIA或卒中高危人群,应进行糖尿病筛查,建议定期检测空腹血糖,必要时做糖耐量试验或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患者应改变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2~3个月后血糖控制仍不满意者,可选用口服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为糖化血红蛋白<7%,但必须遵循个体化原则。对于年轻、病程短及无并发症的患者,在避免低血糖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糖化血红蛋白接近正常水平;对于老年人、有严重或频发低血糖史以及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