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的现代治疗

时间:2014-7-18 上午 02:06:10   文章来源:武警云南总队医院    作者:郭明  


                           CHADS2评分标准

危险因素

分数

充血性心功能衰竭

高血压

年龄75岁或以上

糖尿病

既往有中风、一过性缺血发作或血栓

1

1

1

1

2


   将危险因素对应的分数相加,0分,一般不需要用华法林治疗;1分,服用阿司匹林或华法林;2分或以上服用华法林。
  3.抗凝治疗现状
   ATRIA研究:美国适合抗凝治疗的患者,55岁以下、55-64岁、65-74岁、75-84岁以及85岁以上患者华法林的应用率分别为43%、58.1%、60.7%、57.3%、34.5%,总的应用率55%。中国部分地区回顾性调查:住院患者抗凝治疗率6.6%。胡大一等全国人群流调: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率2.2%。
  4.房颤治疗“三不现象”
   ⑴一不:不治疗。
   ⑵二不:抗凝治疗不规范,不按照特定方案进行抗凝治疗。
三不:治疗不达标,抗凝患者60%以上INR<1.8,76%在目
标范围时间<40%。
  5.华法林治疗目标强度的控制
   华法林效益和安全性取决于抗凝强度和稳定性;欧美国家:INR2.-3有效预防脑卒中不增加脑出血,INR>3出血提高50%INR<2,出血少预防血栓作用减弱;日本:115例非瓣膜病房颤脑卒。中二级预防:INR1.5-2.1与2.2-3.0比较,出血并发症减少,脑卒中发生率无变化;中国两项研究:INR1.6-2.5可能较适应中国人群。
  6.预防房颤栓塞并发症的新措施
   ⑴阿司匹林+氯比格雷:但研究结果表明不如华法林。
   ⑵非药物手段:90%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的心源性血栓来自左新耳,在瓣膜性房颤患者中比例为40-60%。因此常用的非药物手段主要包括了:左心耳结扎/切除术、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等。
  7.抗凝治疗并发症
   ⑴轻微出血:鼻出血,血尿,皮肤出血,不影响抗凝效果判断,无需处理。
   ⑵严重出血:胃肠道出血最常见。
   ⑶致命性出血:颅内出血,危及生命。
华法林出血危险因素:年龄(>75岁)、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药
物、未控制的高血压、有出血史或颅内出现史、贫血、多种药物合并应用、长期抗凝(>4w),INR>4.0等。
  8.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
   ⑴药物转复及维持窦律。
   ⑵直流电转复(体内、体外、植入型IAD)。
   ⑶房颤的起搏治疗。
      房颤的经导管消融(局灶性/或线性)。
      房颤的外科手术(迷宫术)。
      维持窦律(口服):Ⅰ类抗心律失常药:普罗帕酮、奎尼丁;
      Ш类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决奈达龙(drnedarone)、Dofetilide、索他洛尔等。 
      维持窦律与心室率控制的比较。 
    9.控制心室率
      常用药物包括洋地黄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胺碘酮 
等。
      胺碘酮控制心率指南:
ClassⅠ
      大多数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推荐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CCB(B)。
   ⑵无预激时,推荐静脉用β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CCB,以减慢房颤心室率。注意低血压或心衰(B)。
   ⑶推荐用地高辛或胺碘酮控制房颤伴明显心衰且无预激的患者(B)。
   ⑷口服地高辛在控制房颤静息心室率有效,适用于房颤伴心力衰竭、左室功能不全或卧床患者(C)。
   ⑸在急性肺病或慢性肺病急性发作伴房颤者,纠正低氧血症和酸中毒为一线治疗(C)。
   ⑹推荐用非二氢吡啶类CCB(verapamil、diltiazem)控制阻塞性肺病伴房颤的快速心室率(C)。
   ⑺在肺病患者中,房颤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因该尝试直流电复律(C)。
ClassⅡa
      地高辛可以与β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CCB合用以控制静息和活动时的房颤心室率,但用法和用量需个体化以避免心动过缓(B)。 当其它治疗无效或禁忌时,可静脉用胺碘酮控制心室率(C)。
ClassШ
   ⑴氨茶碱和β受体阻滞剂不推荐用于支气管痉挛性肺疾病发生房颤患者(C)
   ⑵β受体阻滞剂、普罗帕酮和腺苷不推荐用于阻塞性肺病发生房颤者(C)。
   地高辛起效缓慢,平均9.5h才达到效果,失效快(50%),有研究其不优于安慰剂。地高辛在短期迅速控制房颤时心室率,对伴左心功能不全效果好,但不合适用于控制阵发性房颤的心室率。
   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注意负性肌力作用。
   胺碘酮较小影响心功能,可应用于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伴快速房颤,静脉应用后30-60min内心室率即开始减慢,,但是胺碘酮应谨慎用于持续48h以上的房颤患者的心室率控制,除非患者已接受了抗凝治疗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证实左房无血栓。转复后严重心动过缓发生率高,有时可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
   心室率控制标准:静息时心室率60-80次/min,运动时90-115次/min,也可运动试验分析运动耐量。
    10.房颤射频消融结果和研究方向 
 

 ⑴阵发性房颤的单次消融成功率为70%-80%,再次消融成功率85%-95%结合除肺静脉电隔离外的其它方法有望进一步提高。
 ⑵慢性房颤(持续大于等于3-5年)由于其机制不同于阵发性房颤(心房电、解剖、组织重构),因此单次消融成功率31%-50%,再次或多次消融成功率70%-80%,并结合其它部位碎裂电位消融、线性消融等。
⑶研究方向:慢性房颤的消融、机制研究引导消融、消融方法的改进,进一步提高成功率。

上一页  [1] [2]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

网络购物更多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健康养生内科 | 外科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