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性血压异常综述

时间:2008-3-29 11:23:48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文章导读:

一、颈性血压异常的病因病理

【病因病理】

  发病原理还不完全清楚,初步认为是颈椎外伤、劳损、感受风寒湿邪、退变等原因,使颈椎间组织失稳或错位,使组织松弛、痉挛、结疤粘连或产生无菌性炎症,而这些改变将直接或间接刺激颈交感神经、椎动脉而引起脑内缺血、血管舒缩中枢功能紊乱,最后导致中枢性血压异常。

  血管运动中枢的低级部位在延髓网状结构,较高级的中枢在丘脑下部,更高级的中枢在大脑皮质的边缘叶,即新皮质。颈上交感神经节附着于C1~3或C2~4横突的前方。当C1~4关节错位使横突发生位移时,或因错位损伤而引起无菌性炎症时,均能引起交感节后纤维兴奋性改变,而导致脑血管发生痉挛。若此种刺激持续存在,将继续影响脑血管舒缩中枢的功能而发展为全身性小动脉痉挛,最终使血压持续升高。据Llush氏报告,对未麻醉的小羊颈交感神经作超限刺激,可致脑血流量减少,最大可达55%。另方面,颈上、颈中及颈下交感神经节发出的心支可参与形成心深丛及心浅丛,分布于窦房结及房室结,并随冠状动脉分布至心肌,故颈椎错位尤其是上颈段对颈交感神经的机械性刺激可加速交感神经兴奋而出现心悸、心跳及冠状动脉舒张。同时,颈内动脉神经与椎动脉神经兴奋性也增高,使血管平滑肌收缩增强,血管口径缩小,血流阻力增大,最终导致血压升高。

  颈交感神经节有纤维到达心脏,形成心浅丛和心深丛,分布到窦房结、冠状动脉等,并随冠状动脉的分支至心肌。故当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时,心跳加快,冠状动脉舒张,血压升高。相反,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血流障碍,可使脑缺血,最终影响丘脑下部的前部舒血管中枢与延髓内侧的减压区,并导致低血压。由于血流的影响,右心室充盈量减低,心排出量减少,从而出现低血压。据资料分析,脑内舒血管中枢的供应血管口径比缩血管中枢的为大,且在刺激反应方面,后者比前者敏感。所以,临床中高血压发生率比低血压发生率高。

  如颈椎损伤发生在下颈段,可引起上肢交感神经与血管功能障碍,继而导致外周性血压异常。因颈动脉窦位于C6横突前方,当中下段(4~6)颈椎错位时,或横突发生位移或钩椎关节发生错位时,皆可刺激颈动脉窦而使血压发生波动。常见的情况是,血压突然升高,而后多为低血压。患者多伴头昏或眩晕,颈部有僵痛感,肩背部沉重不适。若颈胸椎多关节错位,则伴发胸闷气短或心律不齐。

  颈交感神经与躯体神经受大脑皮层调节。颈椎病理刺激经交感神经传入纤维与躯体神经的感觉纤维传达到大脑,再由大脑皮层细胞发出信号,通过视丘中下部,中脑被盖,红核及下方的网状结构而到达相应脊髓节段的侧角细胞。侧角细胞发出节前纤维到颈交感神经进行交换,然后发出节后纤维到达效应器官。

二、颈性血压异常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编辑导读  颈性血压异常指的是颈椎疾病导致的血压增高或降低,而增高为多见。这种血压异常临床上主要依据发病年龄。通常颈部症状在前、血压异常在后。双上肢血压坐卧位差别大,颈部X线片可发现异常。针刀配合牵引治疗有一定效果,但远期疗效以及诊断依据有待进一步观察 、充实和完善。

【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极少数为青年。有以下临床表现:

  一、颈部症状颈部疼痛或仅有轻微酸胀感,或冷热异常感。活动时常有局部摩擦音。颈肌紧张,有时压痛明显。

  (二)血压异常

  1早期血压多呈波动,发作期常与颈部劳累损伤等因素有关。血压波动一般经2~3周后缓解;中后期呈持续性高血压或低血压。高血压为舒张压>1267KPa或收缩压39岁以下>1867KPa,40~49岁>20KPa,50~59岁>2133KPa,60岁以上>2267KPa;低血压为舒张压<8KPa,收缩压<12KPa。

  2患者无高血压病家族史。排除肾实质性、肾血管性高血压,排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主动脉收缩狭窄等引发的继发性高血压。本病与高血压的时间关系是:颈椎病在前,患高血压在后。

  3血压异常表现:在双侧上肢,血压与卧位时血压差别较大,通常大于1.33KPa以上。血压异常的早期,有时并无其它全身症状出现。中后期多伴有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严重时,由于交感神经的痉挛,可致血管收缩,使椎动脉供血受阻,引起脑与脊髓缺血,最终出现相应症状。

  (三)其它症状

  1视力障碍:患者自觉视物不清,眼胀、眼疲劳,不能长时间看书报,眼干涩、视力减退,出现假性近视、复视,流泪、畏光等。

 2自觉发热,皮肤发红,排汗异常,面部交替性苍白或发赤,有时出现长时期低热或肢体发凉、怕冷、麻木。

  3说话无力,声音低下或声音嘶哑,有时失语。咽部常有异物感。

 4心悸、心律紊乱、心动过速或过缓,有时胸闷,胸前压痛。胃肠蠕动增加或嗳气等。

  5中后期多伴有眩晕、头痛、耳鸣,甚者出现顽固性失眠、多虑,记忆力减退,抑郁或焦虑,霍纳氏征阳性,严重者出现偏瘫等。

  【诊断】

  1颈部检查:可有颈部活动障碍,颈肌紧张、压痛或不痛,或皮肤温度降低,触棘突或横突有偏移等。颈部X线片检查多有异常表现,如:椎体骨赘、椎间隙狭窄、钩椎关节退变硬化、生理曲度变直、双边征、俯旋位椎体后关节成角、椎体后缘增生等。

  2其它检查:心电图、眼底、尿、血象等检查在中后期可有异常改变。

  3诊断要点:

  (1)多数中年以上患者感颈部不适或有冷热感,或活动障碍或活动时有摩擦音,颈部检查有异常征象。

  (2)血压异常,多与颈部症状有关,发作1~3周后缓解。两侧上肢血压在坐、卧位时差别大,一般大于3.3KPa以上。

  (3)伴有视力障碍,心悸,咽部异物感,排汗异常,失眠多梦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4)X线片检查:颈椎有异常发现。

  (5)其它检查:晚期可有脑动脉硬化,血脂偏高,心肌损害,蛋白尿等发现。

  (6)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血压异常。

  【鉴别诊断】

  (一)原发性高血压:原因未明,常有遗传性,降压药物有一定效果,无颈部症状与体征或发作时与颈部症状无明显关系。

  (二)肾性高血压:青年多见,常有肾脏病史,尿检查异常,症状较少,肢体湿冷,无颈部症状与体征。

  (三)特发性起立性低血压:具有大小便失禁、阳萎、无汗、起立性低血压四大主症;有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肌张力增强,走路呈“慌张步态”。无颈部症状与体征。

三、颈性血压异常的治疗

  (一)针刀治疗 选定软组织粘连、挛缩、结症的地方作为针刀治疗点。行针刀切割剥离松解术。消除无菌性炎症,缓解炎性组织对交感神经及椎动脉的刺激。同时,也为后续的手法复位创造条件。

  (二)手法治疗 用手法纠正偏斜棘突,恢复后关节的正常关系。即使颈椎骨关节错位恢复正常,从而达到解除或减轻关节或变性软组织对交感神经纤维或颈脊神经的压迫和刺激,使颈段应力和血管神经应力恢复平衡,使血压降至正常。

  (三)注射治疗可用注射针刀或另选注射针头在病灶局部进行注射治疗。方药:红花2ml、复方丹参2ml、三磷酸腺苷20mg,康宁克通5mg混合液等,在椎间孔周围注射。

  (四)牵引疗法用枕颌布托牵引,重量5~8kg,每天1~2次,每次30分钟左右。

  (五)中药辩证施治

 1、辩证分型:

  (1)瘀结型:多在早期,有颈部不适、血压波动、眼蒙、眼胀、胸闷等症,诸症上午重下午轻。多伴食欲不振等,舌质淡或红、苔薄白,脉弦或涩。

  (2)肝热型:颈部胀痛或困重,血压持续偏高,头痛,头晕,头胀,烦热,目赤,口苦干,尿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而干,脉弦数有力。

  (3)阴虚阳亢型:颈部疼痛或有灼热感,血压偏高,头晕眼花,头重脚轻,耳鸣,烦躁易怒,口干,尿黄而少,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细弦。

     (4)气阴两虚型:颈易累,血压偏低,少气懒言,心悸,口干,畏寒,肢冷,舌质淡,苔少或无,脉细弱。

  2、方药

  (1)瘀结型:行气活血散结,用四逆散加郁金、七叶莲、丹参赤芍等。

  (2)肝热型:清热平肝,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3)阴虚阳亢型:滋阴潜阳,用安痛汤(白芍20~30g,七叶莲20~30g,龙骨20~30g,甘草15g)加七叶莲20g,牛膝15g,熟地12g,紫菀12g。

  (4)气阴两亏型:益气养阴,用双黄麻汤(黄芪黄精升麻)加葛根党参等。

  (六)针灸、理疗可根据病情需要选择穴位针刺或行理疗,配合上述治疗。

    (七)保健预防性措施推荐选练目前最专业化脊柱健康体操《旋极健身操》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

网络购物更多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健康养生内科 | 外科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