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
停用致病药物,促进体内药物清除,应用特效解毒药
一旦明确DILI诊断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对于部分暂时无法停用该药的患者,应权衡利弊,慎重选择。视药物进入机体的方式、剂量、时间及速度,可进行催吐、洗胃、导泻、活性炭吸附、利尿等,必要时须进行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浆置换等。
乙酰半胱氨酸是唯一有效的对乙酰氨基酚中毒解毒药,应尽早给药。有报告显示,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后8小时内接受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者的效果,优于8小时后给药者。但并不是所有对乙酰氨基酚过量者都需要治疗,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其血清浓度。英国规定,无危险因素者服对乙酰氨基酚后4小时血清浓度仍大于200 mg/L(每4小时减半)应开始治疗,有危险因素者治疗阈值为100 mg/L。但是有作者提议治疗阈值应该下调,因为阈值以下者仍有发生严重肝功能异常和死亡的报告。口服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对乙酰氨基酚过量的疗程过去为72小时,现有报告可缩短至48小时甚至更短。
其他治疗还包括常规护肝支持治疗,必要时人工肝治疗和肝移植。
如何预防
应对药肝的发病机制、特异质与遗传多态性的关系等进行更多研究
拒绝不必要的用药能尽量减少药肝的发生。避免一些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如饮酒),改善肝脏基础状态也能减少肝毒性。回顾性分析结果提示,成功治疗丙肝可能会减少HIV和丙肝病毒(HCV)混合感染者后续抗逆转录病毒过程中的肝毒性。
未来在对患者的特异质详细了解的基础上,如果在用药前能检测患者是否为该药的特异质者,就会尽可能避免使用该药,减少特异质性药肝发生。比如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N-乙酰转移酶(NAT2)慢乙酰化者发生抗结核药物肝毒性的几率高于快乙酰化者,因此治疗前检测患者NAT2基因型可能有助于预测药物的肝毒性。另有动物实验显示,遗传性或者获得性线粒体异常可能导致老鼠对曲格列酮的肝毒性易感,如果人体有类似现象,那么检测线粒体情况可能有预测意义。
今后需要对药肝的发病机制、特异质与遗传多态性的关系等进行更多研究,以便于更好地治疗和预防、预测药肝。更好地贯彻执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建立监测网络和数据库,使之与一线医生共享。希望我国学者将药肝相关文章发表在国际期刊、会议上,扩大亚洲人群数据的代表性。
不能依靠单一指标来诊断药物性肝损害,首先必须通过血清学试验、影像学资料及患者病史,排除其他引起肝损害的因素。
MRCP:磁共振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TIBC:总铁结合量;A1AT:α抗糜蛋白酶[源自《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d 2006, 354: 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