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诊治慢性便秘

时间:2012-6-3 下午 01:24:54   文章来源:中国医药论坛报    作者:罗金燕 西…  

inserted image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便秘已成为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际上相继推出了关于慢性便秘定义、发病机制和诊治的罗马Ⅰ(1994年)、罗马Ⅱ(2000年)和罗马Ⅲ(2006)标准。2010年,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GO)亦推出了便秘的全球观点。

  鉴于目前我国对便秘的认识和诊治尚存有问题,因此有学者提出一套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旨在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和现代便秘的观念,合理诊治慢性便秘,以期获得较好的效价比。

  本文从以下5方面重新认识并评价慢性便秘。

  慢性便秘定义

  目前对便秘的确切定义有多种解释,但仅从大便干结和排便次数多少来评价便秘是不全面的。

  罗马Ⅲ的标准便秘定义为:排便困难、硬便、排便频率减少或便不尽感;每周完全排便<3次,每日排便量<35 g;全胃肠或结肠通过时间延长。

  推荐用布里斯托尔(Bristol)粪便分型判断胃肠道转运状况,符合便秘标准者多为BristolⅠ~Ⅱ型。

  WGO对功能性便秘的定义是:持续性排便困难或便不尽感或排便次数减少(3~4天1次或更少),且无报警症状或继发性病因。确诊便秘后,应在排除器质性病变所致便秘之后,根据罗马Ⅲ标准判定为功能性便秘(表1)。

inserted image

  诊断慢性便秘注意事项

  医师应在详细采集病史的前提下,通过追问了解患者所述“便秘”的具体含义,明确伴发症状和诱发因素,并据此初步判定便秘类型和病情轻重。按病因分类,便秘可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便秘,前者病因及诱发因素复杂,饮食并非唯一诱因,补充纤维素后症状不一定改善;后者由肠管或全身疾病,如肿瘤或肌肉和神经病变等所致,较易被诊断。

  神经胃肠病学研究提示,脑-肠轴及神经系统调节障碍参与慢传输型便秘发生机制,这类患者的结肠肌间或黏膜下特殊神经间质细胞数量减少,伴有超微结构异常。

  功能性便秘分型与临床意义

  WGO提出应根据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便秘(表2)。

inserted image

  功能性便秘分为3型,其中慢传输型便秘(STC,约占45.5%)特点是结肠活动减弱或不协调结肠运动增强;排便障碍以肛门直肠功能障碍为特点,与肛门括约肌功能协调异常或直肠对排便反射感阈值异常有关,多见于儿童、妇女和老人,常诉排便费力、肛门下坠、便不尽感、便量少、质地较硬或成形软便。建议国内使用该国际公认的新分型,不再使用“习惯性便秘”等模糊概念。

  曼谷胃肠动力疾病新分类明确将肠神经病、肠肌病、帕金森病、内分泌疾病或脊髓损伤等导致的结肠传输延迟称作STC,但可能查不出上述病变,其临床特点为排便次数减少(>3次/周)、无便意、排便困难和粪质坚硬(BristolⅠ~Ⅱ型)。

 

[1] [2]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

网络购物更多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健康养生内科 | 外科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