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流程及对特殊检查的评价
对慢性便秘患者,首先应注意是否有报警症状(如消瘦、贫血、血便、腹绞痛、腹部包块等)及其他全身器质性病变证据。40岁以上、有长期便秘史、短期内症状加重的患者应接受结肠镜检查,以排除肿瘤等器质性病变。
结肠镜检查可确定长期滥用泻剂者是否有泻剂性结肠。钡剂灌肠造影有助于诊断先天性巨结肠。对功能性便秘患者,必要时可进行肠管动力学检测: X线法测定标志物的肠通过时间; 肛门直肠压力测定对诊断终末性便秘很重要,常用参数包括肛管内括约肌压、肛管最大缩榨压、直肠敏感阈值等,可作为生物反馈排便行为训练的动力学基础和依据;气囊排出试验可在床旁评估肛门直肠功能。
WGO对重症和难治性便秘提出“级联化流程”方案,即根据医疗资源等级选用检查法,可节约医疗资源。
慢性便秘的治疗原则
慢性便秘的治疗目的是改善症状、消除病因、恢复正常的肠动力和排便生理功能,因此医生应给予患者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根据便秘病情轻重选择三级分层次治疗。
第一级诊治
适用于多数轻、中度慢性便秘患者。首先应详细了解病史和体检结果,必要时进行肛门直肠指检,此外还应进行常规粪检(包括潜血试验),以便决定采取经验性治疗还是进行下一步检查。
对有报警症状、过度紧张焦虑和40岁以上患者,应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并给予相应处理;否则可选用经验性治疗,根据便秘特点,进行2~4周治疗,同时强调一般和病因治疗,合理饮食(每天摄入膳食纤维至少25 g,饮水1.5~2.0 L),无效时可选用膨松剂或渗透性通便药,必要时加大剂量或联合用药。
第二级诊治
主要针对未发现器质性疾病和经验性治疗无效患者,在通过胃肠传输试验和(或)肛门直肠测压确定便秘类型后,给予进一步治疗。
有排便障碍型便秘的患者可接受生物反馈治疗,并加强心理认知治疗。
第三级诊治
对第二级诊治无效的患者应进行重新评估,注意有无特殊原因引起的便秘,尤其是和便秘密切相关的结肠或肛门直肠结构异常,有无精神心理问题和不合理治疗,是否已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等,应进行定性和定位诊断。
这些患者多半是经多种治疗效果不满意的顽固性便秘患者,须接受特殊的动力学检查,选用新型促动力药,甚至需要多学科(包括心理学科)会诊,以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恢复肠动力、软化粪便,促进肠道排空。医生应根据便秘类型选择促肠动力药、通便药或排便行为训练。
膳食纤维 欧车前、甲基纤维素等,可提高粪便含水量并促进肠内细菌增殖,增加粪便容积,从而改善便秘症状。大剂量膳食纤维可导致腹胀,可疑肠梗阻者禁用。
促动力药 目前尚无特异性作用于肠动力的药物。高选择性和特异性5-羟色胺4受体激动剂可调节平滑肌电活动和机械活动,促进肠分泌和排空,同时具有调节内脏敏感性的作用,对慢传输型便秘和顽固性便秘有效。
通便药 通过软化粪便来促进肠内容物的排空,常用通便药包括膨胀性泻剂、渗透性泻剂、剌激性泻剂、盐类泻剂、软化剂以及中药制剂。选用通便药时应注意药效、安全性及药物依赖性。患者应避免长期使用刺激性泻剂,以减少其导致的结肠黑变病和电解质失调等副作用。对粪便嵌塞者,可通过清洁灌肠法或直肠给润滑液等方式软化粪便。
其他疗法 例如生物反馈排便行为治疗是一种纠正不协调排便行为的训练,主要用于肛门括约肌失调症和盆底肌、肛门外括约肌排便时矛盾性收缩导致的出口梗阻型便秘。据报告其疗效可达96%,与药物治疗相比具有无毒副作用、成本低以及无创等优点,目前国内已开展此项治疗。
手术 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WGO强调必须在专科三级医疗中心进行全结肠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