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病情判断与急救

时间:2008-11-30 13:55:43   文章来源:卫生部    作者:佚名  

文章导读:

 

高级生命支持

首先要明确高质量的高级生命支持取决于高质量的基础生命支持。CPR和除颤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急救措施,药物是第二位。

一、气管插管

   在CPR期间,插管时尽量减少中断胸外按压次数和间期,应限制在10秒钟。为达到这一目的,插管者事先拿好喉镜与导管,一旦停止按压,立即插管,只在暴露声带和插入导管时,停止按压,一旦导管插过声带,应立即恢复按压。如在1次插管失败,要做再次插管前应给一段时间(如 30秒钟)氧合作用、通气和按压。一般插入深度为19-23cm。插入后用牙垫固定,防止移位,在搬动病人时更应注意。

   气管内导管后应用临床和仪器两种方法证实导管位置。

    (1)临床方法:用气囊吹气,在上腹部听诊及观察胸廓运动。如上腹部听到气过水声,无胸廓运动,此为插入食道;如上腹部无气过水声,吹气时胸廓抬举,双侧胸前及腋中线有呼吸音,再次听上腹部无气过水声后,可确定插入气管内;如仍有疑问,可用喉镜证实。

    (2)仪器方法:有潮气末CO2监测仪(定性或定量)和食道探查器。

   产妇应尽早气管插管,以防止胃液反流;因有黏膜水肿,应选用小0.5-1.0mm气管内导管。

    二. 机械通气、评估氧合作用  开始可先用100%纯氧,潮气量 6~7ml/kg,通气频率为8-10分/次。监测血氧饱和度或做血气检查。因产妇横膈抬高,应选用较小潮气量。

   三. 开放静脉、心电监测及药物复苏

1. 开放静脉  首选外周静脉(肘前静脉或颈外静脉),产妇不宜选用下至和股静脉。但药物需经1-2分钟才能到达中心循环,故通过外周静脉给药时,必须将药物迅速推进静脉,再用20ml 输液液体冲击,抬高肢体10-20秒钟。对于经除颤和外周静脉给药,未恢复自主循环病人,如无禁忌症,又有经验的专家在场,可放置中心静脉导管,但应权衡利弊。对要溶栓病人,暂不放置中心导管为好。

2. 心电监测  可分为①可除颤心律(室颤/室速);②不可除颤心律(无脉搏电活动(pulseless electrical activity, PEA)、心室停搏)。复苏方法有

(1)可除颤心律—CPR;除颤;肾上腺素或血管加压素;抗心律失常药物。
(2)不可除颤心律—CPR;肾上腺素或血管加压素。
   
3. 药物复苏

(1)肾上腺素  推荐用标准剂量每次1mg, 稀释在生理盐水10ml 静脉注射,再继续推注生理盐水20ml,然后抬高上肢10—20秒钟。每3~5分钟1次。如标准剂量无效,亦可选用递增剂量(1、3、5mg)、中间剂量(每次5mg)、大剂量(0.1mg/kg)。大剂量对恢复自主循环优于标准量,但两组生存率相当,且复苏后并发症多,故不予推荐。
(2)血管加压素  推荐剂量为40u 静脉给1次或3-10分钟无效后,再给1次。如无效,可使用肾上腺素。
(3)碳酸氢钠  在呼吸心脏骤停的瞬间,主要是呼吸性酸中毒,应用过度通气加小剂量碳酸氢钠,随时间延长代谢性酸中毒加重。在病前有酸中毒、三环类抗抑郁药过量及高钾血症时,应给大量碳酸氢衲。
(4)阿托品  适用于无脉搏电活动或心室停搏。推荐剂量是0.5~1.0mg, 每3~5分钟1次,总量3mg(0.04mg/kg)。
(5)血管活性药物  在心跳恢复后,一般收缩压 60 mmHg 左右,应及时给血管活性药物,首选多巴胺。

四. 鉴别诊断

为便于记忆,原文以首个字母归纳为“5H”和“5T”。笔者改为“5个低”和“5种病”。“5个低”是低血容量、低氧血症、低pH(酸中毒)、低(高)钾血症、低体温;“5种病”是毒素、张力性气胸、心包填塞、血栓(冠脉、肺动脉)、创伤。这对产妇猝死病人是很重要的。如低血容量是PEA最常见原因,测不到血压而有电活动。快速输入晶体液是最重要的复苏措施。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

网络购物更多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健康养生内科 | 外科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