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时间:2013-4-3 下午 03:10:44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近年来戊型肝炎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针对戊型肝炎的研究更多的集中于流行病学、诊断及预防,在发病机制方面也有一些研究成果。本文从戊型肝炎病毒的结构、戊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分型(基因1型,2型,3型及4型,其中基因3型及基因4型为人畜共患)、戊型肝炎的流行病学及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对戊型肝炎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并对戊型肝炎未来的研究作出展望。

一、戊型肝炎病毒

HEV是无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直径约为27~34 nm的球形病毒颗粒,表面有突起及缺口。HEV基因组全长约7.2kb。5'端有m7帽子结构,后有28nt的非编码区(nocoding region,NCR) ;3'端有多聚A尾,其前同样有68nt的NCR。基因组分为3个开放读码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ORF1、ORF2及ORF3。其中最大的开放读码框是ORF1,起始于基因组5'的第2nt,终止于第5109nt,编码非结构蛋白;ORF2则起始于第5147nt,终止于第7127nt,编码一个全长约660个氨基酸的病毒衣壳蛋白;ORF3与ORF2部分或者完全重叠,编码一个小分子蛋白,具体功能尚不清楚。

HEV基因1型和基因2型病毒株目前仅有人类感染的报道,除在实验条件下可有效感染食蟹猴及恒河猴等灵长类动物外,尚无感染动物的报道,提示基因1型及2型不能突破种属障碍感染其他动物;基因3型及基因4型则可突破种属障碍,既可以感染猪也可以感染人。同一地区分离所得的人与猪的HEV同源性高度相似,甚至同一亚型内,两者之间 同源性可达95% ~ 100%。提示基因3型及基因4型HEV感 染导致的戊型肝炎是人畜共患病。

目前戊型肝炎尚无合适的动物及细胞模型,因此尚不清楚HEV进入肝细胞的具体途径以及肝细胞表面存在的HEV受体。
二、戊型肝炎的流行病学

HEV基因1型从非洲和亚洲大流行的患者体内分离而得;基因2型则以墨西哥株为代表,且报道较少,近来也有尼日利亚株的报道;基因3型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以及阿根廷急性戊型肝炎患者中分离而得;基因4型主要分布于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基因1型和基因2型戊型肝炎的传染源为戊型肝炎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基因3型和4型的主要传染源为猪和戊型肝炎患者。

目前戊型肝炎可能的传播途径主要有3种。

(1)消化道传播:饮用HEV污染的水源或食用HEV污染食物导致的感染;

(2)血液传播:通过使用被感染的血制品而感染;

(3)母婴传播途径也有报道:在一项研究当中,8个在妊娠末期感染HEV的孕妇产下8个婴儿,而其中7个婴儿的血清中检测到了HEV感染的证据,包括HEV RNA或者抗HEV-IgM抗体的产生。各种传播途径中,通过污染的水源传播是过去最为常见的传播途径,但随着各地区环境卫生的改善,近年来水源性传播的报道极少见,而以散发性戊型肝炎多见。

三、戊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在戊型肝炎高流行区,常见的表现是急性黄疸型肝炎,与其他类型的病毒性肝炎无明显差异。戊型肝炎的潜伏期大概为2~10周,平均6~7周。整个疾病过程主要包括两个阶段:初期表现为发热、厌食、恶心、呕吐、腹痛、排便习惯改变等,并持续数天;黄疸发作期时前驱症状基本消失。戊型肝炎为自限性疾病,病程数周。体检可发现黄疸、肝脾肿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延迟性胆汁淤积,表现为皮肤瘙痒,预后较好。在戊型肝炎流行区无症状或者隐性HEV感染也较常见。在戊型肝炎流行区,戊型肝炎的感染可能发生于有慢性肝病基础的患者,此时会引起慢加急性肝功能失代偿,预后则较差。妊娠是患者发生肝衰竭的危险因素,且病死率高。垂直传播所致的婴儿HEV感染可发展为黄疸型肝炎,无黄疸型肝炎或者高胆红素血症;早产,低体温以及低血糖均较常见,病死率可高达50%。

在戊型肝炎的低流行区临床表现包括黄疸型肝炎、无黄疸以及无症状的转氨酶升高,多在血清学结果出来后才考虑戊型肝炎。因为部分地区戊型肝炎不是常规检测,因而并未被诊断。低流行区的戊型肝炎多发生于年龄较大的男性,多有肝脏疾病或者饮酒,无特异性症状。这些地区戊型肝炎患者可能由于年龄较大并且有基础疾病,往往病死率较高。传播途径不同,感染的HEV基因型不同也可能导致不同的临床特点。

以往戊型肝炎多被认为是急性自限性疾病。而2008年,法国首次报道了慢性戊型肝炎的发生:8名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实体器官移植的患者,发现有持续性的转氨酶升高,经诊断证实是基因3型HEV感染。随后,在血液疾病患者、HIV感染患者以及使用抗肿瘤化疗药物的患者中均有慢性HEV感染发生的报道。这些患者肝活组织检查显示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片状坏死及肝纤维化,提示患者有发生肝硬化的可能。在健康人群中尚 无HEV持续感染的发生。且目前关于慢性戊型肝炎的报道均提示为基因3型感染所致,无基因1型及基因2型的报道。
戊型肝炎也有些肝外的不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急性胰腺炎、血小板减少、溶血、自身免疫现象、格林巴利综合征、脑膜脑炎、假性脑瘤、颅神经麻痹双侧椎体综合征等。这些表 现不典型患者的诊断多基于HEV-IgM的检测。

戊型肝炎严重程度的决定因素尚不明确。在动物实验中,肝损伤的严重程度与病毒载量有关。人类爆发性戊型肝炎也与病毒滴度高有关。孕妇的病情往往较重且病死率高,可能与孕妇体内雌激素水平以及孕妇免疫状态有关。

[1] [2]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

网络购物更多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健康养生内科 | 外科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