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 脊柱推拿》
时间:2011-6-12 下午 01:15:05 文章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 作者:佚名
5.1.4.1体位
受术者俯卧在按摩床上,施术者立于按摩床一侧,面向对侧按摩床。
5.1.4.2操作步骤
——牵拉腰背及双下肢(约3min)
——点按环跳、腰眼穴(2~3次,每次点穴约10sec)
——“八”字分推腰背部(3~5次)
——推腰背、按脊柱(3~5 min)
——推腰背及下肢(1遍)
——点按涌泉穴、拍打足底(1~2遍)
——“八”字分推下肢后侧(1~2遍)
——踩压下肢(1~2遍)
——推下肢(2~3遍)
——点按下肢(1~2遍)
——点按承扶穴(1~2min)
——跟臀交叉对压(2~3遍)
——后伸牵拉腰骶关节(2~3遍)
——交叉提拉上下肢(2~3遍)
——后伸扳腰骶关节(1~2次)
——叩击、拍打腰部及下肢(1min)
5.1.4.3 适应症
腰酸腿痛、疲劳、头痛、失眠、消化不良及情绪低落等。
5.2.1体位
受术者以坐位、俯卧、仰卧为主,施术者立位或坐位。
5.2.2操作步骤
——受术者取坐位,施术者立于其后,一手扶住受术者前额,一手用拇指揉法、三指捏法、拿法交替地在颈根部操作,放松颈后的斜方肌,头、颈夹肌,头、颈半棘肌。
——拇指指腹点揉肩胛骨脊柱缘菱形肌附着点、斜方肌肩胛骨附着点、胸锁乳突肌、前斜角肌。
——按揉颈部、胸背及腰部的脊上韧带及膀胱经。
——整复颈、胸、腰部偏歪较明显的棘突。
——受术者取俯卧位,施术者立于侧面,循背部两侧膀胱经自上而下按揉,骶部。
——受术者俯卧于软枕上,双手自然分开放于床两侧,施术者立于床头,双手掌叠放于受术者胸椎段,令受术者作深呼吸,当其呼气时,双手同时用一冲击力下按,吸气时手掌放松,如此重复2~3次。
——受术者取仰卧位,头露出床外,施术者坐于床头前,一手托在受术者枕部,一手扶在其下颌下,两手同时缓缓用力,水平拔伸颈部,并左右小幅度转动数次。
——受术者放松,整个身体平卧于床上,双手交叉抱紧双肩,显露胸部脊柱棘突。施术者立于床边,一手握拳,四指参差向上,垫于所需整复棘突间,一手放在受术者肘部,利用其自身重力,逐一整复胸椎后关节。
——受术者取仰卧位,利用推肩、扳臀用力不同及肩部、臀部位置的改变,控制腰椎上、下旋转幅度,分两次将下胸段、上腰段和下腰段分别逐一扳响。
——受术者仰卧位,头部垫枕,双手交叉相握,紧抱双膝(屈髋屈膝),施术者站于右侧,左手托其颈部,右手抱其双膝,使受术者作仰卧起坐动作。
——受术者取俯卧位,施术者双手交叉,掌心放在受术者胸背肋骨上,随受术者呼吸,顺着肋骨方向向下向外推压,整复胸肋关节
5.2.3操作时间
约30min。
5.2.4适应症
由脊椎小关节紊乱引起的全身不适。如头痛、失眠、眼胀、干涩、胸闷气短、易患感冒、消化不良、结肠功能紊乱等。
6.1 某些感染性疾病或急性传染病,如丹毒、骨髓炎、急性肝炎、肺结核等。
6.2 有出血倾向者,如血友病或外伤出血者。
6.3 手法操作区域有烫伤、皮肤病或化脓性感染的受术者。
6.4 急性脊柱损伤诊断不明者或者不稳定性脊柱骨折以及脊柱重度滑脱的受术者。
6.5 肌腱或韧带完全或部分断裂。
6.6 妊娠妇女的腰骶部、臀部和腹部禁用手法;女性在月经期禁用或慎用脊柱推拿。
6.7 精神病人或骨折、脱位受术者对手法有恐惧心理而不予合作者。
6.8 不明原因的腹部膨隆、肝内胆管结石、泌尿系统结石、急腹症等不宜实施脊柱推拿,以免贻误病情。
6.9 软组织局部肿胀严重者,应查明有无其它合并病症,如骨折等,而且单纯的急性软组织损伤,早期宜慎用手法。
6.10 手法后症状加重或出现异常反应者,应查明原因后再考虑是否继续手法施术。
6.11 患有严重内科疾患或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法施术者;过饥过饱、过度劳累、醉酒之人慎用手法。
7施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措施
7.1意外情况
实施脊柱推拿过程中可能出现脑卒中、急性脊髓损伤、晕厥、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及皮肤破损等意外情况。
7.2处理措施
7.2.1在推拿过程中或推拿后出现脑卒中的疑似症状,应立即停止推拿,嘱受术者平卧休息,严密观察,必要时请专科医师协助诊查。
7.2.2如发生脊髓损伤后,应尽量少搬动受术者,可以行床头拍片明确骨折、脱位情况,必要时行颅骨牵引、利尿脱水、激素抗炎、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情况严重者可转往专科处理。
7.2.3如出现晕厥,除立即停止推拿外,应让受术者平卧于空气流通处,给与温白糖水(糖尿病者慎用)或温开水,休息即可。对于猝倒神昏者,可以针刺水沟、十宣、中冲、涌泉、百会、气海、关元、太冲、合谷等穴以急救。
7.2.4如出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或原有的椎间盘突出进一步加重,此时应做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受伤的程度,要注意,搬动时应采用“平板式”移动。
7.2.5若用力不当致皮肤破损,应做局部消毒处理,无菌纱布敷贴,破损较轻也可局部涂敷红药水,并避免在伤处操作,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