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度科普】这些化疗常识你知道吗?
化疗的历史与发展历程
1第一代化疗药物
1943年氮芥被用于治疗淋巴瘤成为近代肿瘤化疗的开端,成为第一个里程碑。
1948年氨甲蝶呤出现,1955年长春花碱类用于临床。
1957年环磷酰胺和氟尿嘧啶用于临床,成为第二个里程牌。
2第二代化疗药物
1967年阿霉素出现,1969年顺铂被发现,并于1970年代进入临床,成为第三个里程碑。
3第三代化疗药物
1966年依托泊苷出现,1982年紫杉醇进入临床。
吉西他滨、多西他赛、伊利替康、奥沙利铂相继进入临床。
化疗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1分类
通常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分类:一是根据药物化学结构和来源,二是根据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制。
根据药物化学结构和来源,将化疗药物分为:
烷化剂: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亚硝脲类、丝裂霉素等
抗代谢类药物:氨甲蝶呤、5-Fu、阿糖胞苷、吉西他滨、卡培他滨等
抗肿瘤抗生素:蒽环类、博来霉素等
抗肿瘤的植物类药物:长春碱类、紫杉醇类等
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雄激素及其拮抗药
杂类:铂类和酶
据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制,将化疗药物分为:
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直接影响DNA结构与功能的药物
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
干扰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药物
影响激素平衡的药物
2作用机制
谈到化疗药物的作用机制,首先需要引入细胞周期的概念。细胞周期是指由亲代细胞分裂结束到子代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
细胞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
G1期,即DNA合成前期,指从有丝分裂完成到DNA复制之前的间歇时间,这一时期主要合成RNA和核糖体。
S期,即DNA合成期,指DNA完成合成倍增与复制的时期,这一时期主要合成DNA、蛋白和酶。
G2期,即DNA合成后期,指DNA复制完成到再次有丝分裂开始之前的一段时期,这一时期主要合成RNA和微管蛋白,是有丝分裂的准备期。
M期,即有丝分裂期,这一时期是细胞分裂的连续过程。
G0期,即静止期,这一时期细胞长期处于静止的非增殖状态,在G1期明显延长时出现。
周期特异性药物:
对处于细胞分裂周期中某一特定时相的肿瘤细胞产生杀伤作用的抗癌药物称为周期特异性药物。代表性药物有5-Fu、培美曲塞、阿糖胞苷和替吉奥等(S期)长春瑞滨、紫杉醇、依托泊苷等(M期)博来霉素(G2期)。
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对处于细胞分裂周期中任一时相(包括G0期)的肿瘤细胞均有杀伤作用的抗癌药物称为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代表性药物有铂类、环磷酰胺、阿霉素等。
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癌细胞的作用较强而快,能迅速杀死癌细胞,杀伤能力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周期特异性药物作用较弱而慢,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发挥其杀伤作用。联合化疗方案中,经常需要两类药物共同作用取得更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