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死的分类及分层诊断

时间:2010-5-24 下午 06:55:06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腔隙腔隙性病变多见,一般包括腔隙性脑梗死、微出血及动脉周围间隙,前二者为小血管病变所致,后者是由于脑动脉硬化等,导致动脉周围间隙扩大。这些病变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多。就小血管病变而言,脑小血管病变包括腔隙性脑梗死、微出血和白质疏松,据磁共振检查发现:60岁年龄组小血管病变发生率为6%~7%,80岁年龄组则上升到28%。这些病变也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发展,检出率不断增高。  

腔隙性梗死(lacunar infarct)主要是大脑半球深部白质和/ 或脑干的微小动脉透明变性、深穿支动脉闭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和液化而形成。腔隙性脑梗塞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或尸检诊断,单靠临床来确诊是困难的。病灶多见于大脑深部白质、基底节及脑干,呈不规则圆形、椭圆形,多为3~4mm,小者0.2mm,大者15~20mm。有关资料显示:腔隙性梗塞约占全部卒中患者的10%~31%,而静态腔隙性梗塞患病率约11%~24%;种族上白种人腔隙性梗塞患病率为13.4/10 万,东方人(日本、韩国、中国)、西班牙人、黑人和混血儿等则可能更高。
   
腔隙性脑梗死常认为是无症状性的,不少文献提及无症状性腔梗,长期以来未予以足够重视,其实所谓的无症状性腔梗也并非就完全没有临床症状,且至今未见对腔梗做进一步的分类及分层分析,本文试图对此作一探讨。
   
腔梗主要依据影像学诊断,因此易据病灶数目、部位、大小等进行分类。按病灶数目可分为单发、多数及多发;按病灶部位可分为基底节区、桥脑、小脑等许多部位,但临床观察发现同一腔隙综合征可由不同部位的病变所致,同一部位病灶也可导致不同种类的腔隙综合征[1],非常复杂。从临床实际应用价值上,应主要按临床表现来分类或分层。这里我们将腔梗分为4类8个层次。

1 单纯性无症状性腔梗

 诊断依据:

① 影像学检查发现有单发或少数腔梗病灶;

② 病人无任何主观症状;

③ 检查无阳性体征。临床见于单发或少数腔梗病灶的病人,机制是病灶分布在脑静止区。这与目前文献中把临床上缺乏卒中病史、缺乏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经头颅CT、MR
I或尸体解剖检查,发现有脑腔梗病灶的患者称为“无症状性腔梗”相一致。值得注意的是,病人要与同龄人相比。

2 症状性功能性腔梗
   
有一般临床功能性异常症状,神经系统检查可无或仅有可疑的异常,但无系统的定位体征,可进一步分为两种亚型:

2.1  多发性腔梗型
   
诊断依据:

① 临床表现为头晕、头脑不清醒感、记忆力下降、肢体麻木、乏力、睡眠障碍等;体检可能发现吸吮反射弱阳性,腱反射偏于活跃;采用智能量表等检查,发现有一定程度的认知能力降低等;

② 影像学检查脑部的多发性腔梗,伴或不伴轻度脱髓鞘改变;

③ 排除可能的特殊原因,肯定二者的相关性。研究认为幕上白质腔梗可能会导致轻微的神经心理障碍。冯树涛报告“无症状脑梗死”患者21.3%伴有轻度认知障碍[2-3]。认知障碍的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多发性“无症状腔梗”、脑血流降低、脑轻度萎缩有关;在运用磁共振质子波谱(1H-MRS)检查发现,腔梗患者存在神经代谢产物降低,N-乙酰-天冬氨酸/肌酸率较低,这种减少可导致认知功能降低。


2.2  微出血型
   
诊断依据:①有多发腔梗,伴或不伴轻度脑白质脱髓鞘;②多发性微出血;③有脑功能损害症状,无系统性定位损害体征。
   
脑内微出血是以微小出血为主要特点的一种脑实质亚临床损害,是脑内微小血管病变的标志。磁共振T2 加权梯度回波成像( GRE-MR 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能很好的显示脑内微出血。这种出血位于微血管周围,是由于含铁血黄素沉积,在GRE序列表现为局灶性(常为点状)低信号病灶(图1)。这种出血的机制可能是直接的微量出血,也可能是血液通过病变血管的漏出[4]。
   
腔隙性脑梗死与脑微出血同属微小血管的病,二者可以共存。在多发性腔梗患者中,脑微出血发生率约为68%。二者的发生率呈正相关,二者的病灶分布也大致相同,均在皮质下、基底节、丘脑、桥脑等区域广泛分布。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可引起认知缺陷和脑机能障碍,脑微出血也同样可引起,且与微出血的数目存在一定关系,随微出血数目增加,患者认知缺陷和机能障碍逐渐加重,并认为这些功能障碍与额叶和基底节区组织损害有关,是由于破坏了额叶皮层下的联络纤维。

3 症状性器质性腔梗
   
诊断依据:

① 急性起病;

② 影像学见脑重要结构区发生腔梗,包括单发的,或多发性腔梗中具有责任病灶的腔梗,伴或不伴白质脱髓鞘;

③ 临床表现为局限性轻度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如累及内囊、丘脑、尾状核、脑干等部位的某些腔梗病灶。
   
1965年Fasher曾提出21种腔隙梗死综合征,近年来临床发现已远不止这21种,可分出更多类型,且同一部位病灶可引起不同症状,不同部位病灶又可引起相同症状。这种分法好处是“细”,但临床表现复杂、多变,难以对号入座,临床应用不便,因此可统称为《症状性器质性腔梗》,它表明定性为腔梗,症状为器质性损害,有症状有体征,在不能明确分类时可采用这一名称,正如临床上常采用《脑干梗死》或《后循环缺血》一样。但对有确切定位意义的诊断名称仍可采用某种Fasher分类名称,正如脑干梗死可命名包含脑干各部位的缺血性病变,但对有明确定位意义的《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等仍可更准确命名。

 

[1] [2]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

网络购物更多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健康养生内科 | 外科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