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律失常药物主导品种介绍
四、具有Ⅰ类活性的第Ⅲ类抗心律失常新药
▲伊布利特
伊布利特(IbutIlIde)属于甲基磺酰胺的衍生物,是一种新型离子通道活性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本品由美国法玛西亚普强公司研制开发,1995年12月获FDA批准,1996年在美国上市,已在欧美11国上市,用于急性心房纤颤与心房扑动症,该药是采用静脉给药方式,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为治疗房颤、房扑转复为窦性心律提供了新型优良药品。
伊布利特是国内进入临床研究、未上市的抗心律失常新药。临床研究表明:该药具有高度选择性,通过激活缓慢的内向钠离子流,阻断心肌细胞钾离子外流,增加复极化作用,能有效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同时延长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ERP),药物终止房性心律失常比室性更为有效,对心房ERP作用比心室明显10倍,并使除颤阈值减低。
文献报道:伊布利特疗效显著,是一类有效的近远期抗心律失常作用药物。平均终止心律不齐时间短,80%患者给药后在30分钟内可全面好转,对于急性发作有效性、安全性的全面评估表明,房扑转复成功率为48~70%,房颤为22~43%,优于索他洛尔和普鲁卡因酰胺转复成功率数倍,对心脏搭桥术后的房颤和房扑安全有效,心律转复率达57%。房颤和房扑的持续时间30天,42%病人用本品后获得转复,二次给药患者房扑、房颤转复率可分别提高75%与45%,而且对血液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即使左心室功能减低的患者影响也甚微。
伊布利特口服剂具有较强的首过代谢效应,生物利用度低,所以采用静脉注射给药,药动力学与剂量呈线性相关,血浆蛋白结合率为40%,分布容积较大,清除半衰期平均为6小时。该药在肝脏中代谢后,为一种有活性和七种无活性物质,主要通过尿路排出体外。临床应用表明,伊布利特与钙通道阻滞剂或β-受体阻滞剂合用,对其药代动力学、安全性及疗效尚未发生明显的影响,已是美国治疗房颤和房扑使之迅速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最佳药物疗法。
目前国内已有10家研制本品,2002年得到SFDA的受理,虽尚未上市,北京红惠生物制药、成都药友科技、石家庄泰科、合肥创新等6家已获得临床批件,另外4家已审批完毕,是颇有前途的青苗产品。
抗心律失常药物有许多潜在的毒副作用,长期服用胺碘酮的病人中5~10%出现肺纤维化、心衰加重、甲状腺功能低下及肝毒性,而伊布利特没有负性肌力作用,也没有索他洛尔及胺碘酮的毒性反应。伊布利特的临床试验费用高、难度大,也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药品,据悉一支注射剂价格在百元左右,产品用于临床后,从研发价值到市场潜力都较为可观。
▲多非利特
多非利特(d0fetIlIde)是第三代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由美国辉瑞公司研制开发,获得FDA批准后于2000年在美国首次上市,临床用于治疗心房纤颤和心房扑动,使心律转为窦性节律,与伊布利特作用机制相似,对心房作用比心室更为明显,属于新型钾通道激动剂。
大规模临床研究表明,该药口服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90%,半衰期7~13小时,能使病人有效维持正常的窦性律,逐渐转为正常心律,对于充血性心衰患者的心律失常能减少严重心衰的风险,对于在基线外有心房纤颤病人能提高自然转换成窦性节律的比例,预防这一症状的发展。多非利特具有口服方便,顺应患者用药习惯的优势,极被业内人士看好,国内目前已在研究开发之中。
五、小结
在心血管类药物中,由于作用机制的复杂性,以及个性化治疗的特点,市场前景也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分析家普遍认为心律失常治疗药物是极具潜力的产品,在全球将以年均4%的速度逐年递增,未来的市场中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将逐渐由Ⅲ类产品所占有,市场中的佼佼者将属于新的Ⅲ类药物,而β-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脑力劳动者已成为社会的中坚阶层,心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患病总数不断上升,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心律不齐患者约占0.9%,测算在1200万例左右。我国2003年16城市样本医院心血管用药统计为25亿元,而全国市场将达190亿元左右,其中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市场约在8~10%左右,主要由片剂、胶囊、注射剂和输液构成。
目前临床上用于抗心律失常注射剂约在10个左右,如胺碘酮、索他洛尔、普萘洛尔、普罗帕酮、利多卡因、美西律、普鲁卡因胺、维拉帕米、地尔硫卓以及门冬氨酸镁等,在不同消费者中也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具有Ⅰ类活性的第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新药国内已有多家研制,并陆续进入临床研究和推广应用,新药伊布利特、多非利特将加入竞争中,并与“胺碘酮”、“索他洛尔”、“普罗帕酮”共同占据中高端市场,预计未来5~10年间,高龄人口的药物销售将以每年4%的比率增长,而安全有效的抗心律不齐药物的市场,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