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药物干预新策略

时间:2012-12-31 上午 09:05:14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吴以岭  

一、东风西渐:生命科学发展新趋势

胡适曾经说过:“西医能说清楚他得的什么病,虽然治不好,但是西医是科学的;中医能治好他的病,但就因为说不清楚,所以中医不科学。”西方的文艺复兴与工业革命促进了科技与产业发展,产生了以还原论为主导的西方文化,形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医药的冲击。21世纪是复杂性科学的世纪。复杂性科学不仅是学科前沿而且是科学前沿,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医学早就有的“系统”思想,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系统科学巨大重要性。“东风西渐”的整体论影响着当代的生命科学理念,为我国传统医学研究者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在医学、生命科学发展不断呈现出新的动向并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向整体回归,应用非线性科学、复杂系统及系统生物学的方法对生命体进行阐释和解读,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的核心驱动力。将之与中医药的现代研究交叉、融合、渗透不难发现,西医的整体性、动态性、交叉性、模型化基于充分解析基础上的生命科学整体论与中医的整体、系统、辩证、恒动的理论特色和思维方法不谋而合。从系统生物学的角度看,生命体所产生的疾病是因其稳态机制被“扰动”而致,通过自身及外界干预不断调整复杂的机体网络系统以维持自身与外界原有的互动平衡,与传统中医的“承制调平”的整合调节效应殊途同归。

二、整合调节:心律失常药物干预新策略

生命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化和网络化的体统。“承制调平”是基于阴阳五行学说对生命运动的高度概括。《内经》中写道:“营在脉中,卫在脉外。”《伤寒论·辨脉法》中写道:“营卫不通,血凝不流。”《金匮要略》还写道:“血脉相传,壅塞不通。”《难经十四难》中写道:“损其心者,调其营卫。”这就形成了中医脉络学说营卫理论的梗概。基于“气-阴阳-五行”哲学思想提出的“承制调平”,“承”、“制”、“调”、“平”分别对生命运动自适应、自调节、自稳态平衡调控机制、病理状态下的代偿性自我调节、疾病治疗及其效应规律的高度概括,从不同层次上阐述了中医学的生命观、疾病观、治疗观及转趋规律。突出由“调”至“平”的干预策略,其内涵包括:(1)祛除病理损伤因素,同时恢复人体抗病修复能力,重新恢复生命运动的平衡状态;(2)协调、调和之意,通过动态平衡整合调节的过程,调整脏腑功能、气血运动,从而达到机体内环境的和谐稳定;(3)触发、调动人体自主愈病能力,一切治疗手段都以调动人体自愈能力的发挥为目的。因此,将承制调平中由“调”至“平”的整体系统治疗思想应用于心律失常的治疗,提出从“抗律”到“调律”的思维转变,即“整合调节”有可能成为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新的干预策略。

络病理论指导通络药物治疗心律失常。基于中医的“脉络学说”,我们提出心律失常以气阴两虚为本,络虚不荣为基本病理环节,脉络瘀阻为其重要影响因素。其中气阴两虚,络脉失养所致的络虚不荣与西医学中心脏传导系统、心肌细胞自律性及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气虚导致运血无力,阴虚导致血行涩滞则可引起脉络瘀阻血行障碍而致气络失养,这与心肌的供血供氧不足有关。气阴两虚、络虚不荣、气虚导致络脉失养、阴虚生内热、内扰心神,临床常见心慌、气短、心烦、失眠、脉结代等症状。针对上述中医病机特点和临床表现,制订了“络虚通补”的新治法,总结出“温清补通”的用药规律,从而研制了参松养心胶囊处方。

 

[1] [2]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

网络购物更多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健康养生内科 | 外科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