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药物干预新策略

时间:2012-12-31 上午 09:05:14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吴以岭  

一、东风西渐:生命科学发展新趋势

胡适曾经说过:“西医能说清楚他得的什么病,虽然治不好,但是西医是科学的;中医能治好他的病,但就因为说不清楚,所以中医不科学。”西方的文艺复兴与工业革命促进了科技与产业发展,产生了以还原论为主导的西方文化,形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医药的冲击。21世纪是复杂性科学的世纪。复杂性科学不仅是学科前沿而且是科学前沿,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医学早就有的“系统”思想,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系统科学巨大重要性。“东风西渐”的整体论影响着当代的生命科学理念,为我国传统医学研究者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在医学、生命科学发展不断呈现出新的动向并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向整体回归,应用非线性科学、复杂系统及系统生物学的方法对生命体进行阐释和解读,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的核心驱动力。将之与中医药的现代研究交叉、融合、渗透不难发现,西医的整体性、动态性、交叉性、模型化基于充分解析基础上的生命科学整体论与中医的整体、系统、辩证、恒动的理论特色和思维方法不谋而合。从系统生物学的角度看,生命体所产生的疾病是因其稳态机制被“扰动”而致,通过自身及外界干预不断调整复杂的机体网络系统以维持自身与外界原有的互动平衡,与传统中医的“承制调平”的整合调节效应殊途同归。

二、整合调节:心律失常药物干预新策略

生命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化和网络化的体统。“承制调平”是基于阴阳五行学说对生命运动的高度概括。《内经》中写道:“营在脉中,卫在脉外。”《伤寒论·辨脉法》中写道:“营卫不通,血凝不流。”《金匮要略》还写道:“血脉相传,壅塞不通。”《难经十四难》中写道:“损其心者,调其营卫。”这就形成了中医脉络学说营卫理论的梗概。基于“气-阴阳-五行”哲学思想提出的“承制调平”,“承”、“制”、“调”、“平”分别对生命运动自适应、自调节、自稳态平衡调控机制、病理状态下的代偿性自我调节、疾病治疗及其效应规律的高度概括,从不同层次上阐述了中医学的生命观、疾病观、治疗观及转趋规律。突出由“调”至“平”的干预策略,其内涵包括:(1)祛除病理损伤因素,同时恢复人体抗病修复能力,重新恢复生命运动的平衡状态;(2)协调、调和之意,通过动态平衡整合调节的过程,调整脏腑功能、气血运动,从而达到机体内环境的和谐稳定;(3)触发、调动人体自主愈病能力,一切治疗手段都以调动人体自愈能力的发挥为目的。因此,将承制调平中由“调”至“平”的整体系统治疗思想应用于心律失常的治疗,提出从“抗律”到“调律”的思维转变,即“整合调节”有可能成为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新的干预策略。

络病理论指导通络药物治疗心律失常。基于中医的“脉络学说”,我们提出心律失常以气阴两虚为本,络虚不荣为基本病理环节,脉络瘀阻为其重要影响因素。其中气阴两虚,络脉失养所致的络虚不荣与西医学中心脏传导系统、心肌细胞自律性及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气虚导致运血无力,阴虚导致血行涩滞则可引起脉络瘀阻血行障碍而致气络失养,这与心肌的供血供氧不足有关。气阴两虚、络虚不荣、气虚导致络脉失养、阴虚生内热、内扰心神,临床常见心慌、气短、心烦、失眠、脉结代等症状。针对上述中医病机特点和临床表现,制订了“络虚通补”的新治法,总结出“温清补通”的用药规律,从而研制了参松养心胶囊处方。

 

[1] [2]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评论人评论内容评论时间打分
徐晖换手记数法:当一只手按摩几下(按摩一次,心里记一次数;少则四五次,多则十几次),刚感到厌倦(还没累)时,马上换手接着按摩并接着数数,这样反反复复换手运动和记数就能坚持很长时间,比单纯记数效果更好。换手记数法的记数是连续记数。例如:左手活动5下,换右手时要从6接着数(即换手后所记数字紧接前一只手的最后数字),数到100时再从1数,这样反反复复只是在数1-100。记数上可以有节奏的数123,456,……,在头脑中记数上有个节奏上的顿挫(但基本上不影响运动的连贯性),数到最后97 98 99,100 1 2就自然衔接上了。运用换手记数法,可以轻易地做长时间运动,尤其是按摩,因此可以治疗很多疾病。记数要连贯清晰,所以中间不要听文字广播,不要和别人说话,但可以听一些曲子。如果数错了接着数,记不清了从51开始数。两位数发两个音节,例如31读三一(不读三十一)。1:用手掌从喉部沿胸部中心线向下搓,到达肋骨连接部的末端再向上搓。应用换手记数法,快速的搓20到30分钟,一个往复记一次数。此法有保养心肺的作用。2:用搓前胸的方法搓腹部,可以健胃保肝利肾利尿。3:用单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鼻翼的两侧,并换手记数,做的时间长一些。但在这样做之前,需在鼻孔内壁抹一些食用的植物油。这个方法可以辅助药物治疗鼻炎及防治感冒。

以下内容仅供需要的朋友参考) 对于感冒或肺炎的危重阶段(出现了黄痰,痰中带血,抗生素耐药以致发烧不退等情况),可以在服药的同时做如下的辅助治疗:1:如果有家人或医生的护理,可以应用换手记数法,做长时间(1个小时或更长时间的搓前胸的按摩,方法灵活一些,可以向两边直到腋窝下与胸部中心线平行的部位搓);2:如果没有家人医生的护理,可以运用换手记数法自己做1个小时或更长时间(10000次以上)的单手曲臂扩胸(类似横向摆臂运动,单手手臂外展记一次数,内收再记一次数;单手扩胸换手要连贯,当一只手臂内收动作完成的一瞬间,刚要外展时,另一只手臂起动做内收动作)。让增大和快速的通过肺部(气管)的气流,吹干肺内各处很多的"小水坑”(病毒滋生的地方),这样一来,就像鱼离开水一样,病毒无法生存,再加上身体自身的防御与修复功能,在做了一次这样的长时间扩胸之后,病情就可能会意想不到的大为好转。3:1和2的方法,在病情危重期应至少一天做两次。4:如果有哮喘等慢性肺病,平时每天做两次半小时长(5000次左右)的搓胸或扩胸就可以了。出现急性发作及发烧不退时,就要一次做一个小时以上的搓胸或扩胸了。

2013-8-22 6:18:424分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

网络购物更多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健康养生内科 | 外科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