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心药物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及地位

时间:2013-7-20 下午 08:00:06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随着对心力衰竭病理生理和治疗研究的进展,目前已确立了以神经内分泌抑制剂为基础的治疗原则,致使针对心衰时心肌收缩力减弱的强心药物的地位在降低。但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强心药仍然是心衰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比如伴有快速心房颤动时应用洋地黄;伴有严重低心排时应用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等等;此外,强心药能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1  洋地黄

    洋地黄治疗心力衰竭的历史已逾200年,是心力衰竭治疗中最常用的药物。

    洋地黄能选择性的抑制心肌细胞膜Na+-K+-ATP酶的活性,通过双相性Na+-Ca2+交换机制使Ca2+内流增多,从而增加细胞浆内Ca2+浓度,发挥正性肌力作用,从而增加心搏出量。心输出量增加后,左室舒张末压力降低,心肌耗氧因此减少;每搏量增加后,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从而使心率减慢;另外,每搏量增加后,肾脏灌注增加,从而抑制肾素释放。不仅如此,洋地黄的上述作用可能还与其与非心肌组织Na+-K+-ATP酶的抑制有关。心衰时,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的反射敏感性降低,交感神经激活,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肾素等浓度增加。洋地黄抑制压力感受器细胞膜及传入神经的Na+-K+-ATP酶,提高了其敏感性,又使中枢神经系统下达的交感兴奋性下降,因此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此外,通过抑制肾脏的Na+-K+-ATP酶,减少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增加钠向肾远曲小管的释放,使肾脏分泌肾素减少。 因此,洋地黄对心力衰竭的作用并非只是正性肌力作用,而且还通过降低神经内分泌的活性而起作用。

    1.1  洋地黄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地位

    虽然对洋地黄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地位有争议,但其在符合适应征的患者中能明显改善症状这一作用不容质疑,尤其是伴有左心室内径明显扩大,心率增快的患者。   

    对地高辛评价影响较大的是1997年的DIG试验。这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大型临床试验。入组7788例,其中6800例EF<0.45的窦性心律患者(3397例用地高辛,3403利用安慰剂),两组均可同时用利尿剂及ACEI。另外988例EF>0.45患者(地高辛组492例,安慰剂组496例)。观察的主要终点为各种原因的死亡率。平均随访37个月,结果两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地高辛组和安慰剂组死亡率分别为34.8%、35.1%(P=0.80)。但前者因心衰恶化而死亡者有减少趋势(P=0.06);而因心衰恶化需住院者则明显减少,地高辛组与安慰剂组分别为26.8%、34.7%(P<0.001)。亚组分析中,以前服用过地高辛停用而入安慰剂组者,因病情恶化而致死亡率及住院率高达45.3%,而以前未用地高辛者仅为32.0%。上述结果显示地高辛能改善症状和心功能、增强运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心衰恶化的住院率,但不影响总的病死率。虽然对死亡率的影响是中性,但它是正性肌力药中唯一的长期治疗不增加死亡率的药物,也无耐药发生。

    1.2  洋地黄治疗心衰的临床应用

    目前认为洋地黄主要用于有症状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尤其是伴有心动过速或快速心房颤动的心衰患者。对于控制心室率、缓解症状、提高运动能力,改生活质量有重要益处。

    2007年公布的中国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中指出地高辛应用的目的在于改善收缩性心衰的临床状况,适用于已应用利尿剂、ACEI(或ARB)和β受体阻滞剂但仍持续有症状的心衰患者。地高辛也可用于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患者。由于地高辛没有明显降低心衰患者死亡的作用,因此不主张早期应用,不推荐应用于NYHA I级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的患者,以及有进行性心肌缺血患者应慎用或不用。

    2005年欧洲心脏学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推荐强心甙类用于房颤和任何程度的有症状的心力衰竭患者,可以减慢心室率,改善心功能和症状(I 类推荐,证据B级);房颤患者联合应用地高辛和β受体阻滞剂优于单用任何一种药物(IIa类推荐,证据C级);地高辛不影响死亡率,但可减少住院率(IIa类推荐,证据A级)。2008年ESC指南仍然提出地高辛可以用于在其他药物治疗基础上仍有持续症状的患者,以及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控制心衰合并房颤患者的心室率。

     2005年美国成人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修订版建议将地高辛与利尿剂、ACEI(或ARB)和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状况;地高辛可用于心衰合并房颤的患者。2009年ACC/AHA心衰指南仍然建议,若患者在使用利尿剂、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后,心衰症状仍持续存在,可加用地高辛。正在使用地高辛的患者也不应该随便撤药。

    地高辛的治疗剂量和维持量一般为0.125~0.25 mg/日;70岁以上、肾功能受损、消瘦的患者,初期用药时应给与低剂量(0.125mg/日或隔日一次)。如果治疗目的是控制房颤的心室率时,剂量可增加。

    应用地高辛时需要注意其禁忌征:如心动过缓、II°及以上的窦房阻滞或房室传导阻滞者;对洋地黄过敏是洋地黄应用的绝对禁忌征。洋地黄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传导阻滞)、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及神经系统障碍(如头晕,黄、绿视)等。低血钾及低血镁增加洋地黄致严重心律失常的风险

     洋地黄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安全、方便、价格低廉的药物,可改善症状及临床情况,但需要合理使用,避免其不良反应。

    2  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

    2.1  常用的非洋地黄类的正性肌力药物

    2.1.1 多巴胺:多巴胺是内源性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的前体,其药理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小剂量(<3 μg/kg/min)可用于低血压、尿量减少的患者,可改善肾血流量及尿量;中等剂量(3~5 μg/kg/min)有正性肌力作用;大剂量(>5μg/kg/min)可用于急性心衰伴低血压的患者。患者用药的个体差异大,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不良反应主要是心悸及室性心律失常。

    2.1.2 多巴酚丁胺:多巴酚丁胺是多巴胺的衍生物,主要通过兴奋β1受体和β2受体,产生剂量依赖性的正性肌力和正性变时作用。小剂量时有轻微的血管扩张作用;大剂量时则导致血管收缩。多巴酚丁胺短期应用有助于缓解症状。FIRST研究显示重度心衰患者持续静脉滴注多巴酚丁胺使病死率增加,原因主要为致死性心律失常。应用方法:2~3 μg/kg/min开始,最大剂量可达20 μg/kg/min。务必根据疗效调整剂量,小剂量有效者,避免使用大剂量,以免增加副作用。不宜应用于接受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不良反应同多巴胺。

 

[1] [2]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

网络购物更多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健康养生内科 | 外科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