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免疫球蛋白相关知识

时间:2008-11-4 上午 11:15:17   文章来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作者:佚名  

以上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与输注速度过快或个体差异有关,大多症状轻微,且常发生在输液开始一小时内,因此建议在输注的全过程定期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必要时减慢或暂停输注,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即可自行恢复。个别病人可在输注结束后发生上述反应,一般在24小时内均可自行恢复。严重过敏反应应及时报告医生,由医生及时处理。

人免疫球蛋白类制品是如何制备的?

人免疫球蛋白类制品是由经过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乙肝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等筛查后的健康人血浆、经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或经批准的其他分离法提取纯化,以及病毒灭活处理等程序制成。

保障血液制品(包括人免疫球蛋白类制品)安全性的措施有哪些?

保障血液制品安全性的措施包括严格控制原料血浆质量;采用安全、有效的蛋白分离提纯工艺及能有效去除和灭活病毒方法;生产过程必须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生产过程质量监控,半成品、成品质量控制;实行批签发制度和严格售后监督。

原料血浆质量如何控制?

用于制备血浆蛋白制品的原料血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成品的安全和有效性。只有用质量有保障的血浆生产的血液制品其质量才有保证。原料血浆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是献血员筛查和血浆中病原标志物的检测。

如何筛查献血员?生产工艺及检验相关知识

首先,通过询问病史和体检,排除不宜献血者,特别是排除高危人群、各类肝炎及艾滋病、梅毒患者。

其次,每次采血浆前都必须对献血员肝脏功能[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胆红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HIV-1/HIV-2抗体、HCV抗体及梅毒进行检测。

采集的每一份人血浆需要做哪些病原标志物检测?

对每一份人血浆必须进行以下几项法定的病原标志物检测,阴性者才能用于血液制品生产。

(1)乙肝表面抗原(HBsAg);

(2)HIV-1/HIV-2抗体;

(3)HCV抗体;

(4)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高于25单位(赖氏法);

(5)梅毒

国际上通用的血浆蛋白分离提纯方法是什么?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血浆蛋白分离提纯方法是采用传统的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提纯工艺,此工艺经多方验证和几十年的临床实践证明是安全、有效的生产工艺。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该工艺又进行了清除/灭活病毒能力验证,已被证明可以明显降低可能残留在血浆中的病毒量。

我国血液制品生产采用的蛋白分离提纯方法是什么?

我国所有血液制品生产厂家均采用国际通用的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方法生产血液制品。这样就可以达到既不破坏血液制品中蛋白质的生物活性,又可达到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生产过程中为什么要加进去除和灭活病毒的工艺?

对献血员筛选可降低原料血浆的病毒含量,是保证血液制品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手段。筛查能够保证病毒负载量最小,但是它不足以完全保证避免病毒感染。这是因为各种检测方法都有不足,它们不能检测出低于一定水平的病毒感染;感染病毒后至能够检测出抗体及抗原仍存在一个“窗口期”;且筛查过程中可能发生操作错误,尤其是大规模血浆筛查;另外筛查也仅限于被检测的病毒。因此生产过程中采用去除和灭活病毒工艺至关重要。

我国人免疫球蛋白类制品生产工艺中采用的特定病毒去除和灭活方法有哪些?

为了提高血液制品安全性,从1995年开始,我国就强制要求在所有血液制品的生产工艺中增加特殊的病毒去除和灭活工艺。如巴氏消毒法(制品在60℃加热10小时)、有机溶剂/去污剂(S/D)灭活病毒法、低pH孵放法(在pH3.8~4.4,23~25℃,放孵至少21天)、干热法(冻干制品在80℃加热72小时,100℃加热30分钟)、纳米膜过滤法(根据病毒大小,用适宜孔径的纳米膜除去病毒)等。人免疫球蛋白类制品生产工艺中采用一步或两步特定病毒去除和灭活方法有:低pH孵放法、纳米膜过滤法、S/D法、巴氏消毒法。

什么是生产过程质量监控?

生产工艺及检验相关知识

是指对于生产过程中温度、洁净度、操作间内外压差、主要原辅料、生产工艺参数、包装材料、无菌、热原等的检测、控制。

提纯的原液如何进行质量控制?

对每一批生产提纯的原液都要进行IgG含量、纯度、pH值、残余乙醇含量、抗补体活性、热原检查等检测,以保证生物制品的质量。

半成品如何进行质量控制?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无菌检查的有关方法进行无菌检查,检验结果应符合规定。如半成品立即分装,可在除菌过滤后留样做无菌检查。

成品如何进行质量控制?生产工艺及检验相关知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进行鉴别试验、物理检查、化学检定、抗体效价(包括抗-HBs效价)、激肽释放酶原激活剂、抗补体活性、无菌检查、异常毒性检查、热原检查等项目检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

网络购物更多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健康养生内科 | 外科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健康社区